戏曲简介
以刘承钓(即咬脐)到郊外射猎,为寻带箭逃跑的白兔来到井边,邂逅李三娘的巧合,将刘知远和其妻李三娘的悲欢离合故事和盘托出,展现在观众的眼前。早期传统潮剧《白兔记》正是以此为开端,较全面地展现出戏剧文学的特色,使观众获取更多的美感。
此剧很有特色,由《井边会》、《回书》、《磨房会》三个折子戏组成。这三个折子戏既有独立的剧情,又相互连贯,形成一个整体。写的虽是刘知远因贫苦无依,入赘沙陀村,配妻李三娘。婚后不久,刘被迫往太原投军,“狠心”哥嫂即对三娘进行虐待、迫害,逼她改嫁,她“秉坚贞不从命”,走上了为奴之路……这些情节通过李在井边与刘承钓相会时表述出来,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。
剧中的悬念丛生,也是此剧的一大特色。当李表述到“凶恶”的哥嫂“把儿抛落鱼池内”时,婴儿的生命便成了观众牵挂的悬念。在这一发千钧之际,又是一个巧合:“幸遇邻右窦公到,池中救起小咬脐。”“为避豺狼再伤子”,李只好“将婴儿付窦公太原去,千里寻父避过祸灾”。本来刘承钓完全可以根据“她的丈夫与我爹爹同名姓”,“娇儿与我又同名刘咬脐”;“我长成二八春,她离别十六载”,即“忙步上前把亲娘认”,怎奈是“堂上亲娘在”,也只好“带凭回家去,堂上问爹解疑怀”。这里又伏下一笔,悬念迭起。刘因听信李身亡的讹传,再娶了夫人岳秀英。但从儿子带来《回书》中得知李尚活在人世,特别是在儿子“生身之本”已明,岳秀英因“十六载躬身抚养心良苦,却落得恩情膜隔非亲生”而难过时,他该如何处理好原配夫人与再娶夫人之间的关系?这是最为头痛的事,也是观众最关心的悬念。幸好“岳小姐贤慧心良善”,“愿学先贤”,“接得儿的亲娘来到此”,才有《磨房会》的大团圆“结局”。这样处理,既起到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,又顺应了观众的戏剧情境。
此剧的戏剧冲突,特别是内心冲突也十分明显。李在井边与刘承钓相会时,有意要将“心怀事对他说”,可又怕哥嫂闻知后,“一旦见责罪非轻”;当她正要“急忙上前把娇儿认”,又担心“冒认官亲惹祸灾”,内心的矛盾冲突该是何等之激烈啊!特别是《回书》一折,人物的内心冲突就更为突出,更为复杂了,不但有各自的内心冲突,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内心冲突;就是到了《磨房会》的大团圆,也是富有戏剧冲突的。这些不仅有效地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,而且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,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戏剧艺术的美。
剧中主角:刘知远、李三娘、刘承钓历史均有其人的记载。剧情虽与记载有所不同,但文学既来源于生活,又高于生活,不是现实生活的再版,而是对其进行艺术概括。因此说,此剧的艺术美胜于生活美。欲知潮剧《白兔记》全集如何,请您欣赏潮剧《白兔记》全集。潮剧《白兔记》全集剧情介绍由赵本山小品网(整理),转载请注明!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