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曲简介
赣县东河戏于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她是在赣州市东河片地区高腔的基础上,逐步融合了昆曲、宜黄调、桂剧、安庆剧、弋板、南北调、秧歌调等,发展成拥有高、昆、弹三大声腔,艺术形成较为完整的一种汉族戏曲剧种。因其形成于赣州东面贡水流域,故称东河戏。
历史渊源颇深的“赣州大戏”
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,东河戏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。早在嘉靖年间(1522年至1560年),东河流域赣县与兴国交界的田村、白鹭等地流行一种以高腔曲牌清唱故事的坐堂班,坐堂班每逢吉庆节日,酬神还愿时,演唱一种受弋阳腔影响的“道士腔”,这种坐堂班不彩扮表演,而是围桌而坐,和琴而唱,形式较为简单而灵活,故特别为当地百姓喜爱,这种坐堂班被历代艺人和戏曲研究家认定为东河戏的胚胎,并于万历年间搬上舞台。据当地人讲,坐堂班盛行时期,每次迎神赛会,乡间必选男女姣童扮作神道仙佛故事及流行戏曲中的精彩画面,肩抬游行,当地人俗称“扮故事”,这一传统还在沿袭。“扮故事”形式上发展到以高腔大本戏为主的舞台演唱,形成东河戏雏形。
在坐堂班盛行时期,每次乡间迎神赛会,必选男女姣童扮作神话传说中的神道仙佛及流行于戏曲中的人物,人们便肩抬游行于乡村之中。清顺治三年(1646年),睦埠人刘仁全组建演唱高腔戏的戏班,名叫“玉合班”,这是东河戏成立最早,也是历史最长的一个戏班。“玉合班”主要演出高腔连台大戏,如《目连传》《西游记》《三国演义》《香山记》《封神榜》等,这些剧目都是一本戏能演十几天的连台戏;其中最著名的当属《目连传》,当地人最记忆犹新的是其“耙”。这指的是该剧有一些特技表演,耙是一种三刃铁叉,演出时演员常用耙不断向人的头部、腋部、胯部掷出追打,惊险的动作能把观众看得目瞪口呆。《目楼传》正是通过这些高难度的绝技来表现剧情。《五台会见》中讲杨三良模拟十八罗汉神态,自有一套程式,惟妙惟肖。《铁树传》演许真君降伏孽龙,群歌群舞场面气势宏伟,动作奔放遒劲,所以当时受到人们一致好评。“玉合班”一直以来都非常强大,并派生出许多戏班,且多以“玉”字取名,如玉喜台班、玉清台班。
时隔几年,清顺治十一年(1654年),又从苏州来了一批昆曲子弟,在田村组建了以演唱昆曲为主的“聚雪班”(后改为“凝秀班”)。高腔、昆腔互相渗透,这两个班社的组建,标志着赣州一个以演唱高昆为主的戏曲剧种开始形成。
以昆腔为主的“聚雪班”的成立,在当地有一个小故事,据传东河流域有一个富商,名叫谢国泰,此人在苏州经商多年,积蓄了大量资本,由于在苏州年限已久,酷爱昆曲,所以告老还乡时,在苏州召集一批昆腔演员带回赣县,并组成“聚雪班”。“聚雪班”在表演上有一个特点,即非常保守,它不肯吸收弹腔艺术特色,因而在其发展上有一定的局限。但“聚雪班”的演出非常规范,并且表演一丝不苟,注重舞台形象,故受到上层人士的欢迎,许多文人、当地绅士、地方官员都非常喜爱它。
康熙时,东河戏又吸收宜黄调,简称“二凡”。咸丰后,又吸收桂剧西皮戏、安庆剧、弋板、削匕调、秧歌等;这就使得东河戏乱弹腔形成以二凡西皮为主,同时又吸收安庆调和南北词的一套完整系统,剧目繁多,皮黄剧目以列国、秦汉、三国及唐宋历史题材为多;唱安庆调的主要有《打樱桃》《听琴接驾》等,唱南北词的有《安安送米》《洞宾对丹》等;其他如《小放牛》《进城看女》《打花鼓》《大补缸》等,亦各有专用曲调。
自乾隆至同治的100多年间,是东河戏发展最高峰,流布最广的时候。当时,仅河东一片,职业班就有49个,据不完全统计:高腔有252种,昆腔有96种,弹腔655种,流行区域发展到赣南各县和吉安地区,以及闽西、粤北与梅州、潮州和湘西部分区域。此后又相继吸收了江西宜黄调、桂剧西皮戏、安庆调、弋板、兴国南北词等发展成为有高、昆、弹三大声腔,较为完整的地方剧种——东河戏,成为影响赣州东河一带的“赣州第一剧种”。
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,东河戏演员投入到革命当中去,在舞台上塑造了毛泽东、朱德、彭德怀等革命伟人的形象,扩大了红军的影响。20世纪60年代,赣州东河戏迅速发展,挖掘整理出一批如《封神》《白蛇传》《疯僧扫秦》等优秀传统剧目。1956年,赣州东河剧团排演的《尉迟恭》一剧,赴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向国家领导人作汇报演出。 1964年东河戏(当时名赣州市赣剧团)与赣南祁剧团合并为赣祁剧团。1980年,文化主管的中青年演员,多数归队。1981年江西省文艺学校在赣南分校开办东河戏班,招收男女学员各十名,请回健在的部分老艺人任教。
古老而独特的赣州东河戏,是客家先贤创造的戏剧艺术财富。它丰富多彩、风格独特、可塑性强、乡土气息浓郁、立足农村的表演形式,赢得了不同层次观众的青睐。在赣州东河一带的乡村中,仍然保留着众多民间东河戏班,在传统节日和婚丧嫁娶时,人们都会邀请戏班唱上几台大戏 。
东河戏的艺术特点和戏剧剧目
东河戏历史上影响较大的班社有:玉合、凝秀、清雅、老其合、玉喜台、玉福祥、喜顺、喜庆、连庆、鸿福、鸣盛、玉兴祥、隆庆、双鸿庆、德顺、玉清台、双福兴等。演出剧目据不完全统计有高腔252种,昆腔6种,弹腔(包括皮黄、安庆调等)655种。流行地区由兴国发展到于都、瑞金、宁都、南康、信丰、安远等赣南各县市及邻近地区的万安、泰和、遂川、吉安等县,并曾远及福建省的长汀、上杭、连城、宁化、归化、永安,广东省的梅县、潮州、南雄和湖南湘西个别县城。由于玉合、凝秀声誉极高,至今仍有人称道。在它们的推动和影响下,东河戏得到广大观众喜爱,并逐步壮大。
东河戏班社多为班主制,由有衣箱(戏衣)所有权的人为班主,主持入社的人通常被称为“老包”。他们有的自己有衣箱,有的向别人租来衣箱;有的自己能演戏,也有不会演戏的;有一人独当,也有几人合伙的。演员工资(以20世纪初为例)最高每年180元,最低0至80(银元);也有以“工分”计算的,最高800分,最低300至400分。班社免费供给米、柴、盐,各人自备油、菜。班社成员一般30至40人,除“老包”外,管班(联络)、伙头(炊事员)、大衣、二衣、盔巾、杂箱、走杂各一人,乐队最多七八人(通常只用四五人),其余为演员。头目(最好的)老生负责拟定角色和演出节目及其顺序。
东河戏的角色分为九角头制,即老生、正生、小生、老旦、花旦、大花、二花、三花、九行。东河戏是一个拥有高、昆腔的大型剧种,其高腔戏保持了弋阳锣鼓伴奏、人声帮腔的古朴风格,气氛热烈。昆腔谨守苏昆规范,典丽优雅。
东河戏舞台语音以中州韵为基础,杂以客家官话,本剧种人称为赣州官话。其声平仄略与普通话相反;反之亦然,如“街坊”近如普通话的“解放”,“背景”近如普通话的“北京”。丑行有时纯用地方语音插笠打诨。昆腔戏唱叶音略近“吴”音。
东河戏中的乱弹腔首先将自己的观众定位于下层百姓,非常具有地方特色,实际也证明它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。至此东河戏发展历程基本完善,它糅合高腔、昆腔与乱弹腔为一体,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“三腔合一”的剧种,三种声腔齐头并进,异彩纷呈,各有所长,各有绝技,多有独特的表现手法,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。
东河戏未设立过自己的笠班。历代艺人多个别拜师、跟班学艺;少数出身于祁剧班社所办的笠班。学徒进班初期,必须自带伙食费,学会“跳刘海”(《大八仙》中的一个娃娃角色)班社可免费供饭;能在台上讲一言半语,便可领到菜金;能龙套、探子、走脚报信,就有少数工资。一般是三年跟师,三年帮师,前后六年中所得工资都归师傅所有,本人只能得到师傅给予的少数零用钱 。
东河戏传统剧目在1950年以前保存有1000余种,代表剧目有《雷峰塔》《挽发记》《玉簪记》《扫秦》等。东河戏团除上演传统剧目外,挖掘、整理、新排了不少剧目。中央苏区时,还改编了不少东河剧现代革命剧目,如《活捉张辉瓒》《送郎当红军》《木兰从军》等,影响很大,风靡一时。东河戏的剧目,高腔主要演弋阳腔连台大戏,如《目连传》《三国传》《封神传》《铁树传》等。昆腔整本戏有《金印记》《金雀记》《渔家乐》等,皮簧戏在东河戏中占多数,如《九江为王》等。高腔的《双斗猴》,皮簧的《九江为王》等剧目,在其他剧种中已很少见。
矢志不懈的东河戏艺人
清末以来的东河戏优秀艺人,至今仍有人称赞(他们之中有来自兄弟剧种的,观众却不介意),如凝秀班的正生刘品高,小生曾秋福,花旦刘仁容、叫化佬(本名不祥),大花刘石福,三花刘名才;玉全班的生行刘运穷、李双喜、刘礼长,旦行长庚师傅(姓氏不祥)、刘桂喜,花脸行丁柏柏、肖白莲、罗福生。较后,则生行丁良洲、刘良格、谢礼迎、管德洋、李吾璋、黎祥生、何南桂,旦行陈宝香、刘成秀(刘达江)、锺仁寿,花脸行刘福来、谢文明、谢元普、丑行谢运莲、刘来陀、刘宝胜、王瑞清、刘地寿,琴师老甲子(本名不祥),笛师刘三元,鼓师王秋福、刘三长、大花罗毓芝。1959年应江西省古典戏曲演出团特邀,主演《尉迟恭》,受到专家重视;曾在中南海怀仁堂汇报演出,剧照刊登在《戏剧报》封面。
说到东河戏的老艺人,就不得不提现年80岁的白鹭村村民钟烈萱。他从很小就开始听村里人唱东河戏,由于家离古戏台特别近,所以每天一干完活就跑到戏台去,一趴就是一上午,听得十分入神,回到家中常常还会自己哼哼小调。后来他家迁至瑞金,在瑞金主要学习采茶戏。直到1986年,他又回到故乡白鹭村,重新拜师学艺,刻苦训练,他一个人还到处巡演五六年。2005年初,县、乡两级政府结合秀美乡村建设,加上古村旅游的需要,正式启动抢救保护东河戏工程。钟烈萱积极参与到这一工程中,多次到县采茶戏团授徒讲学,撰写《进京赴考》《三妹情缘》《喜相配》等多部剧本,配合相关人员对东河戏传统剧目进行挖掘整理。2007年4月,成立了白鹭古村东河戏团,钟烈萱出任剧团导演一职,负责节目编排、化妆以及表演等,同时还负责对其他演员的培训和传授,现在他有5个弟子正跟他学习表演东河戏。成立剧团后,曾到赣县县城演出多次,到万安巡回表演20多天,随后又到福建演出10天、瑞金演出7天,每逢赣县举办大型客家民俗表演都能看到钟烈萱的身影。所到之处,戏迷都对他精湛的表演技艺和巧妙的表演技巧而惊叹。2007年,钟烈萱的表演获得县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一等奖;剧团获得“表演精彩”“艺表精华”两面锦旗。看到东河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喜爱,钟烈萱心里由衷地感到欣慰和高兴。
此外,在赣县其他镇,也有不少技艺皆优的东河戏民间艺人和业余爱好者。他们不计得失,为保存和推广东河戏传统艺术矢志不懈,功不可泯。其中刘让富少年时曾向凝秀班刘裔烈、刘品高、曾秋福学艺,吹打唱念皆能,有不少传统剧目、剧本和技术,几十年来,一贯为东河戏献艺出力,毫无保留。肖铭、刘盛涵也都会很多戏。像他们这样长期献身东河戏业余活动的人,东河民间还有不少。